上一页|1|
/1页

主题:期待政府服务的“高考标准”能够常态化

发表于2010-06-10
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接近尾声了,而当高考的主角逐渐从考场转移到幕后时,我们似乎有必要来为那些为高考提供各种保障的服务部门进行打分,毕竟,高考,同样是检验政府相关部门服务能力和认知的考场。

今年高考期间,各地的保障措施很多,包括正在施工的工地暂停施工以及汽车路过考场不准鸣笛等等。而为了能够帮助那些时间来不及的考生准时进入考场,两天内沈阳市交警护送考生到考场达20多次。正是这些完善的保障措施,为考生创造了安全、舒适和公平的高考环境,保证了高考的顺利进行。

尽管高考只有三天,但它关系的不仅仅是几百万考生的前途和未来,还有与考生命运关系密切的父母亲人的希冀。某种程度上说,高考的成功与否,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或许,正是出于对高考这种深刻意义的了解和熟读,使得相关部门不断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为高考服务,为考生服务,为家长和整个社会服务。

尽管这些服务集中表现在高考期间,有点特事特办的味道,但却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相关部门在建设服务型政府方面的作为和潜力。今年高考期间,武汉一名考生即将进入考场时,突然发现身份证不慎丢失,当地警方在了解情况后,当即为他开具了户籍证明,让其先进考场答卷。仅仅一个小时后,补办好的临时身份证就被送到了该考生的考场。这种高效、务实的服务态度不正是打造服务型政府的精髓和内涵吗?而如果说还能更好些,那就是将接受服务的受众,从一个个考生变成每个可能有需求的普通市民。

体现在高考期间的服务思维,或许仅仅是政府部门服务社会的一个试验田。在这块田里,我们看到了政府部门在创建服务型政府方面的尝试和创新,与考生的那份答卷将决定他们的未来一样,政府部门在高考期间的服务答卷,也将关系着其成长和发展。而最近几年高考期间的稳定、和谐以及便利局面,已经给这种尝试和创新打了高分。接下来就是如何将这种经过无数次锻炼的服务从点到面扩展开来。

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将在高考期间的服务保障应用到市民的日常生活中,让服务的“高考标准”常态化,将每一名市民或者公众都当成考生对待,或许,这将是服务型政府给全社会献上的一份满分答卷。

上一页|1|
/1页